一、發展基礎
湖南省位于我國中部,土地面積21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0位。近五年來,全省常住人口約6800萬,居全國第7位。GDP位居全國第8-9位。外貿進出口額在全國乃至中部六省排名靠后,外貿依存度不足10%。近幾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湖南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總體發展戰略定位的確定,中非經貿博覽會永久落戶長沙,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相關政策和中非經貿合作相關措施相繼出臺,外貿新業態的落地實施,推動湖南外貿業績飛速發展。在湖南外向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外向型經濟人才、外貿新模式新業態、資金短缺等仍然嚴重制約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在國際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新的背景下,產業如何轉型升級?人才培養如何更好的契合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外向型經濟人才培養和外貿新模式新業態突破至關重要。
2020年12月1日,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將“三高四新”戰略明確為湖南省未來發展戰略。為響應打造湖南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戰略,結合市場剛性需求和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借助外貿綜合服務優勢,進行政行校企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是解決當前主要矛盾的重要舉措。浩通是以國際物流為主的傳統外貿綜合服務湖南第一品牌平臺企業,公司組織專職團隊,投入大量資源在產教融合項目上,對人才的培養和外貿新模式新業態的突破進行不斷的探索。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湖南外向型經濟產業發展為基礎,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促進教育和產業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打造湖南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三、規劃目標
1、遠景目標
打造湖南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戰略,外向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政府、行業協會、高校和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聯動的產教聯盟服務平臺,成為中小企業與高校產教融合的紐帶。
2、三年規劃目標
(1)參與成立國際供應鏈產教融合(職業教育)集團,積極加入中非經貿研究會和中非經貿職教聯盟等組織,共同進行外向型經濟產業和國際供應鏈應用型、技能型復合人才培養研究,合作院校達到30家以上。
(2)校企共建浩通國際供應鏈學院、浩通中非經貿學院或訂單班,組織實施并承擔300人規模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并積極與企業對接,在解決學生就業的同時為外向型企業提供人才支持。
(3)校企合作,聯合實施園區外貿培訓、外向型經濟人才技能提升培訓和中非經貿復合人才培訓達3000人次以上。
(4)以賽促教,爭取申報和建設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湖南省集訓基地,聯合進行貨運代理選手的培養。
(5)聯合院校共同開發國際供應鏈實操教學實訓軟件和技能線上學習平臺,提供給合作院校實訓教學使用;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新型學徒制教學試點,聯合開發教材和教學資源庫,深度參與三教改革。
(6)聯合園區外向型企業與高校合作,進行國際貿易新業態校內創新工場孵化,特別是中非經貿新項目、新業態、新模式孵化,打造內陸改革開放和中非經貿合作新高地。
四、重點工作
1、成立或參與產業聯盟和職教聯盟,進行外向型經濟產業研究、中非經貿研究和國際供應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作為湖南外貿綜合服務第一品牌,為助力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和中非經貿合作,積極參與中非經貿研究會和中非經貿職業教育聯盟,適時參與組建國際供應鏈產教(職業教育)聯盟集團。接受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委托(如中國物流學會委托的國際供應鏈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研究,相關政府部門和中非經貿研究會等組織的區域產業發展研究等),進行外向型經濟領域相關行業研究和國際供應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索國際供應鏈產教(職業教育)聯盟理論體系。
2、校企合作共建浩通國際供應鏈學院、浩通中非經貿學院或開設浩通訂單班,聯合進行外向型經濟實用型、技能型儲備人才培養。
結合浩通外貿綜合服務和國際供應鏈全產業鏈優勢,與院校共建浩通國際供應鏈學院、浩通中非經貿學員或者浩通訂單班,院校承擔理論教學,浩通承擔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實習實訓、畢業設計及就業輔導,為浩通和湖南外向型企業培養外向型經濟實用型、技能型復合儲備人才。
3、政行校企合作,進行園區外貿培訓、外向型經濟人才技能培訓和中非經貿復合人才培養,提升現有外向型企業外貿人才技能水平。
在各級部門和園區管委會的指導下,繼續實施園區外貿培訓和外貿人才“千人千萬”培養計劃,通過短期7-21天訓戰結合,面向企業開設外貿人才基礎班、技能提升班、高級研修班(理論強化、案例分析、實操演練和現場觀摩)。積極與中非經貿研究會和中非經貿職業教育聯盟聯合開設中非經貿復合人才培訓班。通過與中物聯培訓中心和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合作在湖南進行“物流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等級認證”和“FIATA”等資格證書培訓與考試。通過與中報協和湖南職成學會外經貿專委會聯合開設公開課等一系列舉措,迅速提升湖南外向型企業現有外貿人才實操和業務技能水平,解決湖南外向型企業外貿人才急需問題。
4、聯合院校申報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湖南集訓基地項目建設,聯合培養參賽選手,以賽促教。
公司曾助力原衡陽技師學院選手李萍(現為本公司員工)榮獲過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交通運輸行業選拔賽第五名的好成績。公司計劃運用二十多年貨代實操經驗,與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武漢)專家深度合作,聯合院校申請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湖南省集訓基地項目建設。根據世賽技術要求設計崗位實戰強化訓練培訓模式,承擔省選拔賽選手的培養和集訓工作,以賽促教,促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5、聯合院校共同開發教材和教學資源,共同承擔現代學徒制和新型學徒制試點,探索學生一到崗就能立刻上手的培養模式。
結合浩通實操經驗和信息技術優勢,聯合院校和行業專家共同開發國際供應鏈實操教學實訓軟件(根據貨代實訓實戰平臺開發進度,逐步展開通關實訓實踐平臺、國際貿易單證實訓實戰平臺、國際貿易全流程實訓實戰平臺等平臺開發)和技能線上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實操訓練模擬和學習工具。聯合開發教材和教學資源庫,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共同承擔現代學徒制和新型學徒制試點,踐行三教改革,力求實現學生一到崗就能立刻上手的目標。
6、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創新創業工作室,進行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工場孵化,促進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的同時培養新型人才。
結合各園區產業發展優勢,篩選優質項目,借助外向型經濟政策及外貿數字化轉型政策紅利和行業協會整合優勢,運用高校專家及優勢人力資源和浩通外貿綜合服務運營平臺,共同在園區或院校建設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中非經貿新項目創新創業工作室。獨立項目運營、雙導師制進行項目孵化,探索特色產業跨境電商、市場采購、電子商務、服貿一體、運貿一體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百園區、千品牌勇闖國際發展態勢,助力園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非經貿合作型高地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培育新型產業實用型、技能型復合人才。
五、保障措施
1、團隊保障
以浩通企業學院為依托,成立獨立子公司(湖南生易圈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形式進行運作。子公司總經理(暨浩通企業學院院長)專職負責產教融合項目。配備80名左右專職人員和專業講師,進行外向型經濟領域產教融合新業態孵化和國際供應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2、資金保障
三年內計劃投入5000萬人民幣以上專項資金,重點進行湖南外向型經濟領域產業、中非經貿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實習實訓場地建設、線上線下全景仿真教學實訓室建設、教學實訓平臺建設、技能線上學習平臺建設、新模式創新工場項目孵化和國際供應鏈技能人才實習實訓、技能提升培訓等工作。
3、場地保障
前期投入約2000平米場地作為教學培訓、技能培訓、實習實訓、交流研討、新項目孵化及辦公使用(其中包括能容納100人以上的多功能培訓教室)。同時聯合高校共建3個以上的國際供應鏈相關專業課程的現代化實訓教室,供學生實習實訓使用。待初具規模后將購買或租用約100畝土地用于培訓學校整體建設。
4、機制保障
(1)建立內部講師培養體系,聘請10人以上專家學者,打造內訓師不低于50人,為技能提升培訓和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師資保障。
(2)建立產教融合及創新激勵機制,對積極參與產教融合工作和積極創新并做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相應激勵,并與公司優秀評選、加薪、晉升、股權激勵相結合,營造積極參與產教融合相關工作的氛圍。